搜索

您的关键词

菏投科技

数字信息领域综合服务商

企业动态

2024-07-06

小暑至,别忘了养生哦

人民出版社

每年7月6日或7日或8日,太阳位于黄经105°时是小暑节气,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六月节。《说文》曰:暑,热也。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小也。”

小暑中的“暑”为热,小暑为小热,还不十分热。小暑期间,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。《千字文》中有句:“寒来暑往”,指小暑、大暑与小寒、大寒都是直接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。

小暑的标志:出梅、入伏。出梅又称“断梅”,即初夏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的终止。十日后入伏,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。

俗话说:“热在三伏。”从入伏到立秋这段时间,称为“伏夏”,即“三伏天”。头伏10天,中伏20天,末伏10天,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段。

小暑开始,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,东部淮河、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,降水明显增加,且雨量比较集中;华南、西南、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;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。也有的年份,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,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,出现锋面雷雨。

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“倒黄梅”的天气信息。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。

小暑前后,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,常与大风、暴雨相伴出现,有时还有冰雹,容易造成灾害。

华南东部,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,多连晴高温天气,开始进入伏旱期。

小暑前后,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、春小麦等作物外,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。早稻处于灌浆后期,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,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。中稻已拔节,进入孕穗期,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,促穗大粒多。单季晚稻正在分蘖,应及早施好分蘖肥。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,于栽秧前5至7天施足“送嫁肥”。

“小暑天气热,棉花整枝不停歇。”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,生长最为旺盛,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,要及时整枝、打杈、去老叶,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,增强通风透光,改善群体小气候,减少蕾铃脱落。盛夏高温是蚜虫、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,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。

小暑习俗

小暑时节,天气变得炎热,民间过伏天的办法,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。因此,很多习俗都和饮食有关,重点介绍以下几种。

小暑头伏吃饺子

俗话说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。这种吃法是为了让身体多出汗,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。

吃藕

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,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,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,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,适合夏天食用。鲜藕以小火煨烂,切片后加适量蜂蜜,可随意食用,有安神助睡之功效,可治血虚失眠。

吃黄鳝

俗语:小暑黄鳝赛人参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,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黄鳝最为滋补味美。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,而黄鳝性温味甘,具有补中益气、补肝脾、除风湿,强筋骨等作用。

吃杧果

这个时节是杧果的成熟盛产期。

“食新”

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天气,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,中国社会在几千年里逐渐形成“食新”“祭祀五谷大神”等习俗。“食新”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,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,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,然后人人品尝新米等。

喝羊汤

北方会在小暑、大暑期间喝羊汤,第一可以滋补身体,第二“羊”与“阳”谐音,古人认为夏季阳气丧失较多,这样能够增加阳气。

晒书画、衣服

小暑时节,民间还有晒书画、衣服的习俗。民谚有云:“六月六,人晒衣裳龙晒袍”“六月六,家家晒红绿”。“红绿”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。小暑是一年中气温较高、日照时间较长、阳光辐射较强的节气,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,以去潮、防霉防蛀。

小暑养生

春夏养阳,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要注意劳逸结合,保护人体的阳气。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,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,民间有“小暑接大暑,热得无处躲”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的说法。小暑节气到,虽然还未到最炎热的时候,但此时降水较多,湿气重,养生必须遵循以下四条原则。

平心静气以养心

小暑时节,天气炎热,人们容易烦躁不安,爱犯困,少精神。中医认为,平心静气,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,使心情舒畅、气血和缓;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,也符合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。

饮食清淡宜适量

小暑时节多雨、高温,消化道疾病频发。所以,这一节气饮食要注意卫生,不可贪食;饮食以清淡、富有营养为宜。

外出防暑备在先

小暑时节容易中暑,要防暑,外出要带好遮阳伞、遮阳帽等工具,多喝水,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。

贪凉冲凉要谨慎

天热人们喜欢吃冰淇淋、雪糕,喝冰镇饮品,也有人喜欢冲凉水澡。这些都容易引发身体不适,或者埋下健康隐患。


上一篇:七一建党节,你不能不知道的事

下一篇:今日入伏,未来40天要过得“讲究”

热门推荐

    没有tag

业务咨询

请填写一下表单,我们的业务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 (* 为必填项)